目前在中国市场上钙通道阻滞剂因其可以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,上市时间早(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市),医生接受程度高从而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,截止09年6月的滚动年中约占39.2%,市场份额排第二的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,即沙坦类药物,该类药物属于新型药物,也是国际上主流产品,该领域中产生了诸如缬沙坦等多个重磅炸弹,药效明确副作用更小,不过价格也相对较高,占据28.7%的份额;血管βββ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,即普利类药物排名第三,该类药物上市时间早于沙坦类,临床上应用广泛,份额约为13.5%
从市场增速看,新型的沙坦类药物增速一直都相对较高,近五年来增速平均为45%,增速第二位的为利尿剂,09年6月的同比增速为31%,钙通道阻滞剂为27%排第三。
未来沙坦类药物预期还是将以较高速度增长,其副作用小于普利类药物,降压效果显著,非常具有竞争力,未来市场前景看好,这跟国际市场上的情况也相一致,对该类药物我们做重点分析
2007年排名前20的心血管药物中,钙拮抗剂有3个入围,在销售金额上占据了20.5%的份额。
氨氯地平是销售金额最大的品种,但是由于其价格偏高,并没有成为国内最畅销的钙离子拮抗剂,在氨氯地平的众多生产厂家中,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的络活喜以54.6%的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厂家。第一代的钙通道阻滞剂药品企业排名:辉瑞公司的“络活喜”,吉林天风制药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“施慧达”,北京赛科药业和上海海尼制药的氨氯地平。其余国内厂家的规模均在千万和百万规模,市场影响力微薄
质优价廉的硝苯地平在销售数量上稍稍领先于氨氯地平。而拜耳公司的拜新同则占据了硝苯地平销售金额的80.24%,成为钙离子拮抗剂的第一品牌。
第二代钙通道阻滞剂是非洛地平,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发,国内商品为“波依定”。 该药国内的仿制企业不多,规模也只在2000万以下,厂家分别有合肥立方制药、山西康宝制药、北京协和制药和联环制药。非洛地平虽然入围,但是与上述两个品种相比相差较多
另外没有入围的尼莫地平也有尚佳表现,在销售数量上仅次于氨氯地平,在钙离子拮抗剂中排名第三。此类其他的品种只能称为“非主流”品种。
相关A股上市公司:联环制药。
三七降血压在10年前我国高血压中成药市场集中度一般,前10个品牌虽然都是全国性品牌,但市场份额之和只有31.19%,尽管如此,这10个品牌近3年来市场集中度却在不断提高,从2007年24.11%提升到2009年31.19%,市场竞争异常激烈,并在逐步走向集中
在高血压中成药市场前10个品牌中,没有市场份额过10%的品牌,2009年市场份额过5%的只有疏血通注射液一个,过4%的也只多了丹红注射液一个,其它各品牌市场份额均不到4%,而以岭药业的通心络胶囊和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的市场份额连续3年都在逐步下滑,值得关注。
从九城市心脑血管中成药市场竞争格局来看,前十品牌采购额有7个是注射液,其中通心络胶囊、复方丹参滴丸2007、2008年两年位均列前3,2009年被挤出了三甲;步长丹红注射液2007年排在第3位,2008年跃升至第1位,2009年以微弱劣势排在疏血通注射液之后,其2009年全国年度19亿元的销售额也足以傲视群雄;而友博疏血通注射液在2009年终于发力成为心脑血管中成药九城市医院市场第一品牌,表现抢眼。
而从这3年的复合增长率来看,2009年前10大品牌合计增长率为38.68%,高过心脑血管中成药的21.95%,而注射液的增长幅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剂型,呈现高速增长特性
从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来分析,使用三七、丹参、红参、人参此类药品仍然占主导,其次是银杏、水蛭和灯盏花。使用三七、丹参、红参、人参的主要中成药有丹红注射液、参麦注射液、通心络胶囊、复方丹参滴丸、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、脑心通胶囊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、参附注射液、参松养心胶囊、生脉注射液等;使用银杏的主要中成药有银杏叶注射液、银杏叶片、银杏达莫注射液、银杏叶胶囊等;而大量使用三七的中成药有血栓通注射液、血塞通注射液、复方血栓通胶囊、稳心颗粒、三七通舒胶囊等在这些高血压中成药中都有三七总皂苷